2021年11月3日 星期三

藥膳講堂-常見護眼中藥介紹

 / 醫院藥師 陳宜貝藥師


何謂藥膳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最早的藥膳可追溯至周朝,發展於唐朝。原先是提供給宮廷、貴族使用,直至社會經濟發展,才逐漸普及於平民百姓。藥膳取「寓醫於食」之觀念,既將藥物作為食物,又將食物賦以藥用,藥借食力,食助藥威,二者相輔相成,相得益彰。須注意,藥膳並非僅是補血、補氣,如有肝旺、肝火就要使用清法。針對不同人給予不同的藥膳,亦須依照季節來進行所謂的食補。

 

眼睛為靈魂之窗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眼睛是人體一個重要的器官,肝開竅於目,肝氣通於目,肝主藏血,目受血而能視;肝是與眼晴關係最密切的臟腑。心主血脈,氣血津液沿脈上注於目;脾主運化,水穀精氣之源,上注於目,眼睛得清陽之氣潤養,才能維持健康;肺主氣,肺朝百脈,推動氣血運行,上注於目,眼睛才能視物精明;腎主藏精,腎生髓養腦,目系置於腦,關係密切。由於臟、腑的表裡關係,眼睛與六腑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因此養成良好用眼習慣、飲食均衡、適時搭配護眼中藥對眼睛也有所助益。


以下針對常見護眼中藥進行介紹,將其大致分為兩類:


一、 舒緩眼睛疲勞、乾澀(疏散風熱,清利頭目)

1.    菊花:本品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 (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.) 的頭狀花序。由於產地、花色及加工方法的不同,又分為白菊花、杭菊花、滁菊花。台灣苗栗、台東等處亦有產杭白菊、黃金菊。菊花可用於疏風清熱、清肝瀉火。疏散風熱多用黃菊花,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。常用方劑如杞菊地黃丸。

2.    決明子(草決明):本品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決明 (Cassia obtusifolia L.) 或小決明 (Cassia tora L.) 的成熟種子。本品苦寒泄熱,甘鹹益陰,即能清泄肝火,又兼益腎陰。肝開竅於目,故為明目佳品。將決明子以小火炒過,可緩和苦涼之性,降低其致瀉作用。現代研究發現決明子具有降眼壓的效果,可預防青光眼病程發展。

3.    蔓荊子:本品為馬鞭草科落葉小灌木植物單葉蔓荊 (Vitex trifolia L. var. simplicifolia Cham.) 或蔓荊(Vitex trifolia L.) 的成熟果實。本品能疏散風熱,清利頭目,故可用治風熱上攻,目赤腫痛,目昏多淚。

4.    咸豐草:本品為菊科大花咸豐草(Bidens pilosa L. var. radiata Sch.)、小花咸豐草(Bidens pilosa L. var. minor (Blume) Sherff)或鬼針草(Bidens pilosa L.)的乾燥地上部分。咸豐草是著名的民間藥草,有消炎、清肝、解熱的效果,民間常會用它來煮青草茶,是夏季很好的涼茶材料。


二、 視物模糊、耳鳴乏力(補腎固精,養肝明目)

1.    石斛:本品為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環草石斛 (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.) 馬鞭石斛 (D. fimbriatum Hook. var. oculatum Hook.) 黃草石斛 (D. chrysanthum Wall.) 鐵皮石斛 (D. candidum Wall. ex Lndl.) 或金釵石斛 (D. nobile Lindl.) 的莖。具有補腎養肝明目的作用,如石斛夜光丸。

2.    沙苑蒺藜(沙苑子):本品為豆科植物扁莖黃耆(Astragalus complanatus Bunge)之乾燥種子。用於肝腎不足的眩暈目昏。有補養肝腎以明目之效。常生用或鹽水炒用。

3.    枸杞子:本品為茄科落葉灌木植物枸杞(Lycium chinense Mill.)或寧夏枸杞(Lycium barbarum L.) 的成熟果實。能滋補肝腎,益精明目。因富含胡蘿蔔素因此呈現鮮紅色。

4.    山茱萸:本品為山茱萸科落葉小喬木植物山茱萸 (Cornus officinalis Sieb. et Zucc.) 的成熟果實。山茱萸酸微溫質潤,其性溫而不燥,補而不峻,既能補腎益精,又能溫腎助陽;既能補陰,又能補陽,為補益肝腎之要藥。

 

結語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,說明眼睛與肝腎有關,因此護眼方多見清肝補腎之中藥,其他中藥材如密蒙花、榖精草、茺蔚子、女貞子等,須依個人體質酌加使用。對護眼中藥有所認識後,平日的用眼習慣也須注意,勿用眼過度,覺得疲勞時就讓眼睛休息10分鐘。另外多食綠色蔬菜、閱讀環境光線充足、再配合眼周附近的穴道按摩,好好照顧我們的眼睛,預防勝於治療!